您当前的位置:环球母婴观察资讯正文

高山仰止——春晖中学的教育理想国

2020-05-05 10:09:12  阅读:2983+来源:自媒体 作者:育无界

原标题:高山仰止 ——春晖中学的教育“理想国”

高山仰止

——春晖中学的教育“理想国”

“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小马路的西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流星,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读着朱自清的《白马湖》,行走在白马湖畔的扶堤杨柳中,豁然发现,春晖中学隐在浓重的湖光山色中。

白马湖畔,象山之麓,有校驻此,是为春晖。

“每个中国教育人的梦里,都有一个春晖中学。”这并非虚言。

那时的春晖中学,是一所私立的农村中学。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20年代初期,其全新的教育理念犹如引力巨大的磁场,吸引得象山脚下、白马湖畔一时间群星璀璨,群贤毕至。春晖中学的校史记载着,从1921年到1925年,在这里任教的有: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匡互生、王任叔(巴人)、杨贤江、刘董宇等。而到过春晖中学居住、讲学的有蔡元培、李叔同、何香凝、黄炎培、柳亚子、张闻天、俞平伯、吴觉农、蒋梦麟、于右任、吴稚辉……

朱自清的美文、丰子恺的漫画、名师名家的学识人品给后人留下了无价的人文宝藏,经亨颐、夏丏尊、匡互生、范寿康等人所倡导的人格教育、爱的教育、感化教育、英才教育、个性教育等教育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近百年的教育历程。

那是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教育史、文化史的独特景观,其余韵源远流芳,至今犹令人回望不已。可以毫不矫饰地说,春晖中学的历史已经不单单是一所普通中学的历史,更体现了中国现代教育的理想之梦。

那么,现在的春晖中学呢?从历史深处走来,她又孕育着怎样的腾飞? 以李培明校长为代表的春晖人,对于历史和先贤,又会有着怎样的交代?又会在追寻着怎样的光荣与梦想?

与时俱进——春晖教育之魂

【场景】

春晖中学离浙江上虞市城区有十里,学校三面环山,一面临湖。沿着碧波荡漾的白马湖,漫步于树木掩映、姹紫嫣红的春晖园,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基本保持原貌的曲院、大礼堂、一字楼、矩堂、长廊、晚晴山房、小杨柳屋、平屋等,似乎依然能看到大家前贤们在白马湖畔把酒临风,在月白风清的春晖园里写文作画吟诗,追寻教育理想的身影。

这是一所值得细细品味的百年老校,一百多年的历史痕迹,无论是建筑,还是史料,学校都保存完好,从由中西合璧的瑞典式建筑组成的老校园,到崭新楼群组成的现代化校舍,走进春晖中学,我们仿佛走进了一部近现代教育发展史。

春晖是一座求知的殿堂,白马湖的湖光山色,使春晖学子“近山者仁,近水者智”;春晖园的教育人文,让后来者探索、追寻与创造;新时代的教育理念,让春晖人与时俱进,永不止步。

【访谈】

问:“春晖”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校名,我们很想了解一下“春晖”校名的由来和涵义。

李培明:“春晖”校名取自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经丰子恺谱曲成校歌,一直传唱至今,旨在纪念陈春澜先生(学校主要创办人)热忱兴学之义举,以弘扬其热心桑梓教育之鸿德。“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的恩惠,又含有报效国家之意。2008年春,江泽民同志为春晖中学题词:“春风夏雨,晖光日新”,使“春晖”一词有了更新、更深的内涵,激励我们教书育人,为繁荣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问:春晖初创时期有一大批文化名人来校执教、讲学,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当时和现今的春晖,乃至教育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李培明:春晖,不单单是一个校名,她更是中国近代的一段教育佳话;春晖,她寄托着前人的希冀与期盼,也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象征。早期春晖确立了“与时俱进”的校训、“实事求是”的教育方针和“勤劳俭朴”的训育方针,“人格教育”、“爱的教育”、“感化教育”、“个性教育”等教育思想熠熠生辉。春晖由此铸就了百年名校的美誉,奠定了坚实的办学基础。悠久而丰富的人文资源,使今日春晖的教育人文源远流长。

百年春晖,民间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与时俱进”。“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经亨颐先生时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与时俱进”成为改革运动的旗帜。为追寻教育理想,1922年,在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经亨颐校长第一次确立“与时俱进”为学校的校训。“与时俱进”是经亨颐先生“人格教育”思想的内涵发展,他说:“知识能与时俱进,时代是进步的,在现在进步的尤快”。这是“与时俱进”理念在近代教育的第一次名副其实的实践,也是中国社会转型之际出现的新的教育曙光。因此,“与时俱进”的提出是“五四”新文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教育的旗帜。

问:春晖中学是一所具有深厚人文积淀的百年名校,“与时俱进”是春晖中学的校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是如何继承和丰富“与时俱进”的春晖精神?

李培明:在春晖中学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经亨颐的“人格教育”、夏丏尊的“爱的教育”、丰子恺的“美的教育”、匡互生的“感化教育”、朱自清的“有信仰的教育”等思想作为春晖的文脉始终是春晖人心中的教育追寻,而且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地融入新的元素,新的理念,从而使之代代相袭,使之不断重建。学校承继“与时俱进”的校训,把“与时俱进”提炼成“拚搏、求是、求真、合作”的春晖精神。学校以“以人为本,重在发展”为办学理念,“教学相长,德才并美”为校风,“读书即生活,教育即创造”为教风,“读书,做人”为学风,“学在春晖”为使命宣言,形成了学校较为全面科学的新理念系统。

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教育,是为了人的成长,也就是实现培养“健康、健全”之人的教育目标。春晖早期的“人格教育”、“爱的教育”、“感化教育”、“个性教育”等,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围绕人的成长的教育。在对前人教育思想传承的基础上,在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探寻中,我们提出并实施的学科建设和文化德育,就是围绕学生成长目标,从学校课程设置、资源配置、文化熏陶等维度作出的教育选择。学科建设激发教育教学活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催进学生生命成长。文化德育创生课程资源,创设学生成长舞台,培育学生个性特质。把学生培养成健康、健全的人,是我们永远的教育追求。

【解读】

1908年,上虞富商陈春澜捐银5万元,在其家乡创办春晖学堂,1919年,陈春澜再捐银20万,委托乡贤王佐和近代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经亨颐等续办中学。

20世纪20年代初,正是新旧文化交替、冲突,各种学说、流派纷呈时期,一大批志趣相近追求新文化和理想教育的名家大师云集白马湖,其中有经亨颐、夏丏尊、匡互生、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杨贤江、吴梦非、王任叔(巴人)这些大家。而来到春晖讲学考察的更是群星闪耀:蔡元培、何香凝、黄炎培、陈望道、张闻天、刘大白、俞平伯、李叔同、张大千、柳亚子、黄宾虹、叶圣陶、胡愈之……这些名家大多成为后来“白马湖作家群”的主将,正是这一大批名师硕彦将春晖中学带入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辉煌时代。

“白马湖作家群”的出现无疑对早期春晖教育的兴盛和文化的璀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它是中国新文化的产物,也是新教育的实验地,这里孕育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和主张,经亨颐的人格教育,“四自”思想(自动、自由、自治、自律)、学生本位、师德为先、学术自由、民主治校,“一洗从来铸型教育之弊端”,出现了诸多新的教育实践,如开浙江省男女同校之先河,德智体美群“五育”并举等。教育与文学的精神契合,质朴、清新、自然的白马湖文风与以人格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实践两者的和谐统一,使当年的春晖创造了一个文化的时代与文化的范本,他们追求“纯正”教育,发展平民教育,培养有健全人格的国民,振兴积贫积弱的国家,构成了春晖教育四个显明的特征:一、春晖教育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二、春晖是新教育的实验地;三、实现了文学与教育的精神一致;四、教育与救国相结合。正因如此,中国的教育界留下了“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

如何将文化传统和现代教育结合起来?在李培明校长看来,办学也好,教学也好,都应该有大文化概念。教师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在大文化的背景下去搞教育,教育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早期的春晖是从大文化背景下来思考定位的,留下了许多思想和文化的宝藏,而现代教育比较关注学校的环境、背景。过去是先讲大文化再讲教育,而现在则应该是从教育延伸到大文化。

守望理想——百年老校新飞翔

【场景】

一走在春晖校园,我们立刻被浓郁的文化氛围包围。“春晖三贤”铜像(陈春澜、王佐、经亨颐)矗立在校园广场上,似乎依然在追寻着他们的教育理想,“高山仰止”的刻石喻示着对高尚道德的仰慕,校园北侧的古树群则见证着学校悠久的历史,慕名而来的学者人士正在参观学校文化名人故居。三月新风月活动刚落下帷幕,社会实践成果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两室”文化创建大赛又在如火如荼开展……

在春晖中学的课表上,我们正真看到了高一年级的《人生导航》课、高二年级的《春晖讲坛》课、高三年级的《艺术与人生》课。每到周二,全校30余门社团课程遍地开花。音乐教师罗建山对我们说:“许多中学的高三都将音乐、美术等课程砍掉了,而我们校长则对我们提出了充分的发挥音乐的励志、愉悦的作用,为高中教学起到心理辅助和意志激励作用的课题。”目前春晖中学的高三音乐课坚持每周一节,校本教材《艺术与人生》很受学生喜爱。

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我们正真看到了春晖中学“政治教师专业成长”专题研究成果的连载介绍。在春晖中学白马湖图书馆录播教室,春晖教师在作学术主报告。走进教师办公室,我们又看到了专业化课堂教学讨论。

【访谈】

问:您著有一本《守望教育的理想》,当下,学校教育也面临着不少困惑,教育的理想与教育的现实常常会发生碰撞,您怎么看待教育的理想与现实问题的?

李培明:办学是为了什么?学校的价值百科体现在哪里?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理解,办学的唯一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人。现实的问题是,当教育被极度关注后,教育的这一目标迷失了,教育的价值百科被扭曲了。家长、社会甚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似乎只看到了高考的百分率,只看到了学生的考分。

春晖中学同样也要面对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问题,正是因为社会、政府和家庭的关注,教育者更要在这样的一个现实面前坚守自己的理想——培养“健康、健全”之人。不管教育环境怎么变化,作为教育者,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并且要用自己的良知和专业精神去守望教育理想。我们一定要从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否则教20年的书仅仅就是教20遍。

教育需要经常思考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学生引向正确方向的问题。在狭隘教育观下的简单化教育,决不能将学生引向健康成长的轨道,而只会是相反。在正确教育观的指导下,围绕学生成长目标,从学校课程设置、资源配置教育实施等维度,作出恰当的教育选择,同时针对不同个体,关爱、扶助其成长进步。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不光光要履行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建构,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在知识背后意义的生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教育具有传递知识,传递经验,同时它还要承载文化,创新文化的这个功能。

问:春晖中学积极营造文化育人的氛围,并不断建设健康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学校的课题《文化德育的校本实践与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你们是如何在教育行动中实践“文化德育”的?

李培明:学校在充分挖掘深厚文化积淀和丰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育人理念——“文化德育”。它是在整合学校文化教育资源的前提下,以传承与创新文化为主线,以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与内涵发展为目标,充分的发挥文化德育功能的一种教育理念、教育策略和德育架构。

从教育理念上看,文化德育十分明确地表示,德育就是文化浸润青少年心灵的过程,强调通过创建先进的学校文化来实施对学生全方位的德育,强调学校的一切资源都是文化,一切活动都是课程。

从教育策略上看,文化德育即要在学生与学校文化经常性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品质的主动建构,有效整合物质和精神、传统和现代、静态和动态、本土和外来的各种文化,使学校德育植根于人文沃土,并强调通过学校文化主体的共同努力,让学校文化的功能达到最优化,让学生品质的建构达到最佳化。

从德育架构来看,文化德育十分强调学校德育必须以课程化为基本途径,将学校的一切文化资源、一切活动纳入课程范畴,让学生在春晖特有的人文环境中滋养心灵,在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中体验生活,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熏陶品行,在闲情逸致的校本阅读过程中铸就品质。

问: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文化德育” 是以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与内涵发展为目标的育人理念,而这一理想的实现,最为关键与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李培明:学校确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健康、健全”之人,而这一理想的实现,最为关键与核心的问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如何,能否建设一支适应新课程教育要求、师德素养好、教学水平高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如果没有以此为基础,就不可能有育人目标的实现,更谈不上促进学校高位持续发展。由此,学校从2005年便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提出并实施中学学科建设,以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激发师生生命活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一是唤醒教师专业自觉。以教师“教育案例”分析和“教育随笔”撰写为切入口,鼓励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开展“学术主报告”活动、持久读书学习活动和教师个人研修计划,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交流,不断营建教师自觉学习、合作、研究的氛围。

二是优化课堂教学行为。多类别、多层次深入开展“专业化课堂教学”讨论,组织教师开展各种类型的课例研究。引导教师聚焦课堂,针对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

三是拓展师生生命空间。在各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课、心理辅导课,让师生在共同探究、心灵对话的过程中,享受成功,感受愉悦。开设“大文科教育”、“春晖讲坛”,组织各种读书活动,编印阅读导报,开设学生自主实验,拓展学生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活动能力。

四是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与传承学校优秀传统、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已编写使用《艺术与人生》、《人生导航》等30余种校本教材。把学生社团课程引入选修课堂,开设《春晖先贤研究社》《“仰山”画室》等40余门社团课程,为每个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以满足他们个性发展的需要。

【解读】

在“健康、健全”的育人理念下,春晖中学创造性的开展了“文化德育”和 “学科建设”的理论探索和教育实践。

2006年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在调研了春晖中学德育工作之后说“春晖中学‘文化德育’理念先进,这既是对你们春晖中学特有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又是对文化的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春晖中学很好地抓住了历史的根,文化立校,文化成为德育的灵魂,通过文化的熏陶,使之内化到学生的血液与灵魂中”。

学科建设本属于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的范畴,李培明说春晖把它移植到中学,目的其一是以此为载体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促进学科团队的组织建设,使学校获得经久不衰、富于创新的持久发展力;其二是通过学科教师的教育引导,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在两个阶段《春晖中学学科建设实施纲要》的实践中,调整学科建设的着力点,坚持教育反思的基本策略,从关注教师的“有效备课”逐渐转移到关注充满生命意义的“专业化课堂教学讨论”,引导教师关注课堂,关注生命,提高效率,让教学催生师生的智慧;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基础上,积极开发具有春晖特色的校本课程。以学科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促进学科团队的组织建设,成为新时代春晖教育的一大亮点。

李培明自豪地说,学科建设与文化德育一起,在探索中完善,生成了以与时俱进、顽强拼搏、科学求真、团结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春晖精神,形成了教学相长、德才并美、健康活泼、昂扬向上的崭新的校园文化。

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使学生成为了最直接的受益者。具有春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的开设,为每个学生构建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综合实践知识的机会,为其个性化的充分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学在春晖——打造教育品牌

【场景】

春晖中学总占地面积达到500亩,建筑面积约10.8万平方米,绿地面积生均超过50平方米,校园内植物种类达150余种。不少来到春晖的人都禁不住赞叹:这哪像一所中学,简直是一所大学!如今春晖中学共有47个班级,其中2个为中外合作课程班,在校师生2500余人。学校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育思想、丰富的学校课程和优异的办学成果跻身于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和中国十大名校行列。我们在春晖中学校园网上还看到了这样一些特色新闻:春晖中学被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授予“浙江省2010年度招收空军飞行学员工作先进单位”,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访谈】

问:“春晖”是一个品牌,对未来的发展,学校有什么样的规划?如何来进一步做好“春晖”这个品牌?

李培明:2005年至2010年,学校先后推出了两个“三年发展规划”,在顺利实施前两个规划的基础上,2011年,学校教代会又审议通过了第三个“三年发展规划”。在第三个“三年发展规划”中,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规划:“以‘学在春晖’为使命,坚持科学发展,实事求是,创新管理机制,致力品牌经营,促进内涵发展,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和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示范学校。”

这个规划有点大,核心是“一个品牌,两个目标”。“一个目标”是指名校品牌,“两个目标”是指三年内创建成全国文明单位和进一步提升春晖中学在浙江省中学教育界的影响力。从今后的发展看,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可概括为“凝炼思想,变革管理,提高实效,形成特色”。德育教育要系列化、主题化、现代化、课程化,要讲究层次性、有效性、新颖性、持久性。教学工作要着重解决课程实施的的软环境建设,投入三个100万解决三个难点:提升教师的学历水平,确保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达到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用专人负责、专项经费、专门工作室来提高学科竞赛成绩;培养学科领军人物,出版专著、教辅资料。“创品牌学校”、“树品牌学科”、“推品牌教师”、“育品牌学生”等是进一步做好“春晖”品牌的实质性内容。

问:您曾提出要让学生“学得活泼、活得自由”,这是教育的理想目标,学校在培养学生特长方面有怎样的举措?

李培明:我曾谈到过“教育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其中之一就是把学生引向何方。现在的教育,似乎在教育学生放弃选择。学生在狭隘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下,已没有了自由,没有了选择的权利。太多的预设,太多的包揽,已使学生同时也放弃了自主,放弃了独立,放弃了成熟,放弃了长大。让学生“学得活泼、活得自由”,其实是从培养人的目标来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强调教育需要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对学生的评价,要既尊重差异,又注重全面,学生个人成长记录、素质报告和心理健康建档都遵循着注重过程、体现特长、强调全面的原则。自2001年以来,我们学校每年向空军航空大学等飞行院校输送1~2名优秀学员,有多名学生出版了个人著作,其中一名学生还被破格晋升为浙江省作协会员,成为全省最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让课堂激发师生生命活力,开发精品校本课程,举办社团嘉年华,开展大课间活动,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活泼、活得自由”。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也是社会化的人,其可贵之处就在于成长性,学校教育就是要在学生的生长过程中,在学生与社会的交互中生成未来发展必需的一些优良品质。这就是教育最重要的使命。

【解读】

与时俱进谋发展,百年老校新腾飞。

对于历史长河中,每个在春晖中学驻足过的人来说,教育是一种理想,没有理想的教育是没有创造的教育,教育是一种追求,没有追求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

而对于李培明,对于今日春晖人而言,教育还是一份守望,守望教育的理想,守望教育的精神,守望教育的多一份成功可能性。

今天之“春晖”,正因其精神与文化的扩张而更具核心竞争力。今天之“春晖”也超越了教育的功利和浮躁,而延伸为一个充满魅力的精神空间,升华为一种教育的境界。在中国的现当代教育发展史上,“春晖”正从一个卓越的品牌,走向一个教育的思想国和教育图腾。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前人的教育丰碑令后来者景仰不已;与时俱进,守望理想,现实的教育选择是春晖人的探索与创造;学在春晖,打造品牌,今天的春晖人,正在为着未来的教育愿景,而不懈追求,创造属于一代人的荣光!

来源:北京博文志远文化传播中心 作者:高博 刊发于《中国教师报》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相关文章
“24年世界早产儿日学习班”见证母爱奇迹,康丽赋乳糖酶成亮点
康丽赋乳糖酶助力200+爱婴医院,关爱早产儿公益不停歇
沪滇合作儿科协同学术论坛在大理成功举办,康丽赋助力婴儿安心喂养